粤剧《打雁寻父》传统剧。</p>
又名《百里奚会妻》。
属“大排场十八本”之一。</p>
春秋时代,虞国公不听百里奚谏言,接受晋国进贡之璧和出产之马,取道晋国伐虢。
百里奚知晋人奸诈,灭虢后必吞虞,便别了妻儿,到他国求仕。
至楚,替人牧马。
秦国穆公欲称霸西戎,正聘贤选能。
知百里奚贤能,即着人用五件羊皮往楚赎百里奚。
穆公与百里奚攀谈了三日国家大计,见他所谈均甚中肯,遂拜为左庶长。
一年,虞国饥荒,百里奚之子孟明视携母寻父,至西岐,母子居于破窑中。
明视以打雁为业。
一日,进城贩卖,偶打听到百里奚为左庶长后,回禀母亲杜氏。
杜氏化装进城打探。
分别三十年,百里奚身虽富贵,仍不忘结发之妻,是日朝罢回府,食不下咽。
家人献计请一弹唱妇人回来弹唱解愁,恰请来杜氏。
杜氏唱出当年分别时穷困情况,百里奚诧异,问清情由,夫妻、父子终于团圆。
粤剧《打雁寻父》是公脚与正旦的应工戏,是清末民初新白菜的首本戏。</p>
1912年由华天乐班演出。
该剧还有何建青根据清同治年间以文堂藏版“公脚贯原本、普天乐出头”《百里奚会妻》校勘本,刊入1192年《粤剧传统剧目汇编》第八册。
您还没有登录,请您登录后发表评论。